“数典忘祖者,终为人所唾。”赖清德再次刷新了“无耻”的底线。
2025年,随着9月3日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阅兵临近,这场盛大的阅兵活动本应成为纪念中华民族胜利的时刻。而这次纪念的主旨聚焦在回顾抗日战争的辉煌胜利,这无疑是一场彰显民族尊严、团结的仪式。因此,邀请曾参与抗战的老兵,无论是仍然在大陆的,还是身处台湾的抗战老兵,自然是这场纪念活动的一部分。
然而,台湾的民进党当局却在此时竭力阻挠,仿佛抗战老兵的参礼是一种不容接受的行为。早在7月中旬,台湾防务部门负责人便公然表示,台湾老兵赴大陆参加抗战纪念活动是“统战”策略,意图分裂台湾社会。台湾陆委会随即声明,任何参加大陆纪念活动的老兵都将面临失去退休待遇的处罚。
展开剩余83%赖清德的立场更加极端,甚至向岛内的政界人物下达“最后通牒”,严令他们不得参与与大陆相关的抗战纪念活动。他不仅阻止了蒋万安前往上海参加“双城论坛”,还在“对日表述”方面悄然改变立场,将“抗战胜利”替换为“终战”,以此来模糊历史的真实面貌。
2025年8月15日,台湾再次面临日本投降80周年纪念,赖清德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纪念文字时,竟然连“抗战胜利”或“台湾光复”的字眼都没有提到,反而极力渲染所谓“终战”一词,这一表态显然是为了迎合日本,而非捍卫历史真相。“终战”一词淡化了日本的战败和投降,而这一点恰恰是日本右翼话语体系的产物,具有深刻的历史偏向性。
赖清德的言辞收获了超过6000条评论,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对他背离历史、忽视台湾光复历史的强烈批评。马英九等前政治人物纷纷发声,指责赖清德为了讨好日本,居然无视台湾抗战老兵的历史贡献,丧失了作为领导人的基本资格。
然而,这一系列举动并非偶然。赖清德与日本的关系日渐亲密,甚至公开表达“台湾与日本是家人一样的关系”。不久前,他前往台南拜祭了日本殖民者八田与一,这种亲日行为也让人更加怀疑他的立场和政治动机。甚至在台湾唯一的慰安妇铜像因土地问题被拆除时,民进党当局依然选择沉默,丝毫未有表态。
在这样一个背景下,赖清德自然不愿看到台湾老兵参加抗战纪念活动,因为这可能会打乱他与日本之间的微妙关系。尽管如此,民进党的种种行为反而引发了更多的质疑,历史无法被篡改,真相终会显现。
8月16日,台湾陆委会再次发布公告,严禁任何台湾公职人员、地方政要、退役将领参与大陆举办的抗战纪念活动,甚至威胁将采取取消退休待遇、剥夺勋章等处罚措施。这一做法立刻引发了岛内的强烈反响。参与过滇缅战役的台湾抗战老兵家属公开表示,政府无法容忍抗战英雄的行为,根本不配谈民主。
赖清德的极端举措也得到了台湾民众的普遍批评。岛内一些地方的纪念活动依然如火如荼地进行,例如“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80周年大会”和台北市政府举办的“台湾光复80周年”特展等,均彰显出台湾社会对抗战胜利和台湾光复的坚定立场。
与此同时,台湾的各大政党也纷纷发起系列纪念活动。蒋万安在开幕致辞中强调:“台湾光复,来自抗战胜利,这是历史事实,不能被抹去。”这一立场与赖清德的亲日政策形成鲜明对比,进一步凸显了岛内不同政治派系对于历史的看法和处理方式。
而赖清德此时依然选择与日本自民党青年局的议员团频繁互动,甚至表示日本与台湾关系亲密无间,这种亲日倾向的举动显然与两岸历史的共识背道而驰。国台办与中国外交部随即作出强烈回应,明确指出赖清德此举是在挑衅中国的核心利益,历史的事实不会因他的一己之见而改变。
台湾的这段历史,尽管民进党当局试图抹去,但历史真相依然难以掩盖。抗战胜利不仅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胜利,更是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。任何试图在历史中制造分歧,或通过改变叙述来实现“台独”私利的行为,注定将被全体中华儿女反对,并被历史所唾弃。
随着台湾社会对于历史记忆的不断探索与纪念,民众对赖清德这一系列政治操作的反感与不满日益加深。无论如何,历史不能被遗忘,亦不能被轻易操控,它应当是一面镜子,而非一堵隔离墙。
发布于:天津市千茂配资,线上股指配资,鸿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