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精神健康讲记》--李辛
图片
图片
图片
作者:李辛
图片
中医师。心身医学硕士。师承国家级名老中医宋祚民先生。著有《儿童健康讲记》、《经典中医启蒙》。
公众号:李辛的空间
01
图片
自我察觉与精神健康
1.《伤寒论》里,太阴,壅滞,所以体型也是胖胖、水水的,脸也是这样。把心里的话说出来很重要, 哪怕对方一开始会不习惯,会有点不高兴,我们自己要先适应“允许别人不高兴”的状态,尤其对于始终不敢表达自己的人来说,敢于让别人不高兴是必要的。因为真实比虚假更能让彼此趋向健康。
2.抑郁症当中,阳虚和痰湿的很多,是阳气不得抒发,需要疏通,但还不是耗竭型的。而焦虑症有不少事阴虚阳亢的状态,耗的很严重,这是两者的明显区别。
3.焦虑症和躁郁症是属于一类,气脉不通,内在压力高,就开始狂躁,狂躁完了,又从暂时的少阳阶段,掉到厥阴阶段,躁郁就是这么一个在阴阳两级之间摇摆的状态。跟性格和认知的差异也有关系,这部分是心理学所关注的,同样处于低能量状态,追求完美的人群,更容易得焦虑症和躁郁症,要努力表现的很好,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的低点。
4.我们自己的家庭当中总是会有一些问题出现一二十年或更久了,但永远都解决不了,大家只是停在讨论层面或者连讨论都停止了,这些东西厚厚地积累着,这其实往往是家族相关人员生病的很大原因。所以为了全家的健康,不是做好人就行,要做一个明智的、勇敢表达的、用于澄清的人。
5.现代的文明有时候会产生大量的这类问题,有一类城市文明如恩从小被驯化得很小心,说话声音要轻柔;那边有女士要走过来,得等一等,让她先过去;喝汤的时候别出声,要是烫了嘴也要优雅的微笑,不能吓到旁人....所以,很多部分都被压抑了。
6.我们现代人,用脑、用意识太多了。如果一个成人能有像小孩子那种不过度隐藏和遮掩的状态,就会离自己的内心更近一些,也容易知道、容易接纳自己的痛苦和软弱。
7.一旦开始接纳自己有软弱、无知、恐惧或者傻不拉几、被人误解、轻视的种种“不良状态”后,我们离自己的内心的原点就近一点了,活得真实一些了、这样就不会一直在某种“优良状态”中沉溺错位,成为某个固定象限的社会人,或者“人生典范”,也不会因为拼命挣扎想逃离自己的“不良状态”而越陷越深。
8.从某种角度讲,做个安心的、朴素的自然人其实比较健康,离自己的真实状态比较近。
9.心身疾病的第一阶段,是内在开始有某种程度的封闭。我们学了中医,会害怕风、寒、湿等邪气,担心这些身体无法消化的能量太强烈,会伤害到我们。但其实当我们眉头一皱,心里一紧,风寒还没影响到我们,神气就已经受了束缚,内在已经有些封闭了。
10.别让自己的能量太低,太低的时候会失去自控。不只是抑郁症的自杀行为,到了这个时候,各种负面程序会启动,什么问题都有可能发生。
11.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,要保持精神健康,心理上需要一个身份认同,国家、地域、民族、信仰、家族都是帮助我们获得最初身份的共有属性。虽然从佛法来说这只是一个虚幻的相,但是对于凡人来说需要这么一个相。
12.失去行动力,拖延和放弃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。他的生命本能可能想告诉他:不要再做这些无谓的惯常之事了,你需要回来,回到自己。
13.要去观察。面对和接受自己内心的软弱、痛苦还有不安,这一点非常重要。
14.强行把情绪掀起来有什么坏处呢?人的情绪是跟着他的能量状态转换的,能量低,情绪就低,那么我在能量低的时候,硬要把能量给撑在外面,支持门面上的高涨情绪,会有什么后果?里面的能量被强行调动了出来,里面就少了,时间长了,里面没有了,只剩下表面的光彩,而这个表面的光彩也维持不了太久。
15.延伸阅读:
《荣格自传》、《逃避自由》、《宽容》-房龙、《约翰·克里斯多夫》、《西藏生死书》、《克里希那穆提传》、《瓦尔登湖》、《文学回忆录》、《唐望三部曲》。
16.健康的心灵,需要比较高程度的、清醒的意识临在,能够不断把原来注意不到的、有意无意排除在外的东西“意识到”,从专业术语来说,就是“让这些事情进入你的意识当中”。
17.观察自己,对自己的状态有所意识的能力--跟你学不学佛、修不修道、学不学心理学都没有直接的关系。当我们失去了面对问题、观察问题、处理问题的能力之后,才会想到外求,找某个专家、老师或者佛菩萨给我们现成的答案和结果。
18.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身体上的时候,能量就会往身体集中,这种方法能自然化解身体上的很多问题。这是就身体健康而言,其他领域也是一样的道理。比如感情上、生活上、事业上的很多问题,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的经验或者技巧不够,其实还是注意力或心力不够,以至于没有办法专注在有效率的目标上,产生我们希望的结果。
19.中级放松与察觉练习
在:“初级放松与察觉练习”的基础上,取得一定的稳定度和观察力后,开始练习。
感受身体各部,由上而下,熟悉自己的身体内外感受,逐渐放松。
如何处理呼吸,要不要控制节奏,或做腹式呼吸等特定的呼吸法?
-顺其自然,不要憋气或控制节奏,无须刻意把气送到某处,只须观察当下的呼吸状态。如果气急、气粗、不均匀,也顺其自然,保持察觉。
打坐时发现思绪纷飞,念头很乱,无法静定,怎么办?
-顺其自然,不控制,不评判,只是放松地观察此刻地混乱。
被思绪带跑了胡思乱想,忘了还在静坐,过了很久才发现怎么办?
-发现了,就是察觉回来了,继续放松身体,保持察觉,带跑了,再回来,重复即可。
觉知到自己心情不好,坐不住,很烦躁怎么办?
-能觉知到,就是在察觉的练习中,继续把自己的情绪、心情、思想、念头当作观察对象,不评判、不控制,只是观察,目的是熟悉自己的身体-情绪-思想。
总结原则:顺其自然,不用力、不控制、不评判,只是观察。
20.有生命力的人,往往是胆子很大、有突破力的人,所以会用抗争的模式来解决问题。这是积极的心理状态,这类吵架有某种程度的好处。如果换了一个生命力不够强,胆子非常小、懦弱的人,可能就一直被压在那里了。表面上会非常顺应,呈现出的是乖乖女的形象。建议她们去练武术,练到一定时候,心身的能量强盛了,生命力强了,就有能力突破原来封闭住自己的那层壁垒。很多乖乖女会使得很多因为“被动接纳”却“消化不良”而产生的心理垃圾,最后都积压在身体里、能量本来不足,再加上心身堵塞,就会出现很多问题,比如甲状腺问题、乳腺问题、胆囊问题、子宫卵巢问题等等。
21.一般来说,长期的偏头痛和精神心理因素有很大的关系。从你的神气来看,是属于意志和情感力量都很强烈的一类。
22.吵架和发烧其实是一回事,就像高压锅到了一定压力的时候,必须要通过一个出口来释放蒸汽,不然会炸掉。吵架成为你精神压力的一个习惯性出口。
读后感:
第八条,做个安心的、朴素的自然人其实比较健康,离自己的真实状态比较近。深有感触,之前几年自己真的在心情方面很压抑,然后自己的乳腺就特别的疼,睡觉能疼醒。不会表达,不敢表达自己,心中压抑着,那时候体检,自己的甲状腺也不是特别的好。从一个脾气火爆勇敢的姑娘变成一个乖乖女,其实并不适合自己,压抑成疾。想到一句话,就是要做自己,其实不是任性的,蛮不讲理的做自己,而是能够在生活中真实而深入有效的去沟通。养生方面,也不要太过于封闭自己,风寒湿邪也会会因为我们的紧张而侵入身体。放松,展开,开放的心态和状态去迎接一切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千茂配资,线上股指配资,鸿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