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柳德米拉,过来吧!我们这有足够的巧克力,你可以任意享用,还能晋升做官,权力也在等着你。”
“柳德米拉,既然你死活不肯过来,那我们只好把你撕成309块,供大家观赏一番。”
这种威胁的话,柳德米拉已经不止一次听过了。每次当她被敌人围困,陷入绝境时,敌人总是用这套话语来威胁她,企图让她投降。
而今天,她又再次深陷险境。敌人的狙击枪已经精准地瞄准了她的方位。只要她有任何一点动作,子弹就会毫不犹豫地穿透她的身体。而耳边那不断嗡嗡作响的苍蝇声,却似乎更加突出了那种压迫感——地上散布着她战友的尸体,血迹四溅,场面惨烈得几乎让人无法直视。
柳德米拉紧紧地趴伏在地面,连一丝动静也不敢有。她的身体已经完全疲惫不堪,长时间的高强度战斗几乎把她的所有力量榨干。她明白,现在唯一能做的,就是保持绝对的冷静,稳住自己,尽量不暴露目标。她必须活下去,只有活下去,才有反击的机会。面对这样的生死存亡之际,正常人或许会陷入绝望或焦虑,可柳德米拉却能在这混乱中依然保持冷静。甚至,当她听到敌人威胁她的话时,她的内心竟然涌上一股奇异的窃喜:“竟然有人注意到我的战绩了!”“309块碎片”——这正是她赫赫战功的象征。虽然她一直是部队中屈指可数的顶级狙击手,但在名声未显之前,柳德米拉并不被看好。毕竟,她是为数不多的女性兵员,而且作为女性,她在军中并没有得到过多的重视和信任。
展开剩余66%柳德米拉出生于1916年,来自乌克兰基辅的贝里亚·特沙科夫镇。她的父亲是列宁格勒的工人,母亲则是一名教师。从小,柳德米拉就不喜欢按照母亲为她规划的路走。每次上课,她总是插科打诨,不听话,经常挑衅班里的男同学。
20岁时,柳德米拉收到了基辅大学历史系的录取通知书。然而,就在这时,她偶然听到隔壁邻居家的男孩不停吹嘘自己枪法有多好。柳德米拉心里突然产生了强烈的兴趣,反驳道:“女孩子也能当神枪手!”从那时起,她的眼里只有枪。她决定以历史为主修,并在课外加入了狙击手的训练。每一天,她都在校园里不断磨练射击技巧。
1941年,苏德战争爆发,柳德米拉终于有机会将自己的射击技能派上用场。然而,军队对女性的排斥,几乎让她的参军之路充满荆棘。在上级让她当护士时,她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个安排,反而亲自用狙击枪击毙了敌人阵地上两名罗马尼亚的仆从军士兵。
那是柳德米拉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杀敌。在那一刻,她躲在一间小屋中,目标距离不到400米。随着敌人逐步接近,她的心跳急速加快,呼吸也变得沉重起来。那一刻的紧张让她的第一发子弹没有击中目标——她虽然击中了敌人,但并没有一下子解决他。她甚至多用了三颗子弹,才终于击毙了第一个敌人。尽管指挥官为此批评她浪费了子弹,柳德米拉并没有因此气馁。她轻松地用第四发子弹击中了第二个敌人,完成了她的首次“测试”。她坦言:“那两个人只是我试枪的牺牲品,没什么大不了的。”她的冷静和果断,让上级看到了她的潜力,迅速批准她加入苏军第25步兵师。
然而,刚加入部队,柳德米拉很快就意识到,战场远比她想象的要残酷得多。刚踏上战场的那一天,她才意识到,敌人就离她那么近,根本没有时间寻找合适的狙击位置,甚至连拿起枪的力气都没有。就在她的战友们准备迎敌时,敌人的攻击已经如猛虎扑来。一位经验丰富的战友刚站稳脚步,就被敌人的子弹击中,胸口当场中弹。
那一瞬间,她没时间感到伤痛,几乎是本能反应地快速做出反应。震惊之后,她与敌人拉开了距离,并迅速进入了战斗状态。从那一刻起,她明白了“枪弹无眼”的残酷真理。她曾说:“他是个快乐的好孩子,死在了我身旁。那一刻,我知道从此以后,没有什么能再阻止我。”
从此,柳德米拉仿佛变成了一头猛兽,在战场上所向披靡。她定下了一个目标——击杀1000名德军士兵。其他人对于她的这个目标只是轻笑置之,似乎并不在意。然而,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决心。在一次狙击战中,她仅用17发子弹,就成功击杀了16名罗马尼亚伪军军官。她如猎豹般迅猛,眼神锐利,射击果断,毫不犹豫地扣动扳机。
柳德米拉的战果不止如此。不到一个月,她便以狙击的方式,击杀了100多名纳粹军人,迅速成为了敌人头号通缉人物。某次激烈战斗中,柳德米拉并未像以往那样幸运地躲过敌人的炮弹,爆炸的冲击波将她掩埋在了泥土之下。当她再次醒来时,发现自己已经躺在敖德萨的一家医院里。
发布于:天津市千茂配资,线上股指配资,鸿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