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东欧共产主义政权垮台以来,离开德国的波兰人数量首次超过进入德国的人数——许多波兰人正返回祖国,投身于蓬勃发展的波兰经济。
多年来,德国人常以玩笑调侃波兰人,或视其为软弱、偏执的群体,或贬低其为从事疏通下水道、收割芦笋等工作的廉价劳动力。
然而如今,即便是德国持反移民立场的右翼势力,也对大批“勤劳”的波兰工人返回祖国感到惋惜。去年,自柏林墙倒塌后,离开德国的波兰人数量首次超过了前往德国的波兰人数量。
波兰人为何离开德国?波兰人选择回国的原因多样:既有思乡之情的驱动,也源于德国经济的持续低迷与波兰经济的蓬勃活力形成的鲜明对比;此外,对德国官僚体系繁琐、社会氛围沉闷的失望,以及波兰政府推出的慷慨遣返激励政策,都成为了重要推力。
其中,最常被提及的不满之一,是“德国似乎一切都不再顺畅运转”。45岁的波兰诗人兼小说家雅采克・德内尔(JacekDehnel)去年从柏林移居华沙,他半开玩笑地将德国描述为“失败国家”。
展开剩余72%“起初,我们对柏林的不满很直接:技术落后、网络糟糕、开设银行账户都困难重重,”他表示,“这些问题是系统性的。我认为,根源在于一种观念——德国在赫尔穆特・科尔(1982-1998年任德国总理)执政时期达到了文明顶峰,从此无需再做任何改变,反而凡事都要以‘节约’为先。”
德国官方统计数据显示,自2004年波兰加入欧盟以来,已有250多万波兰人移居德国,年均移入人数超12万。2015年移民危机后,波兰更成为德国最大的移民来源地,远超叙利亚、土耳其和阿富汗。
然而到了2024年,这一趋势发生逆转:当年仅有7.632万名波兰人移入德国,却有8.838万名波兰人离开,净流出人数达1.2068万。
这一变化也折射出德国对波兰人态度的转变——就连极右翼政党“德国选择党”(AfD),也对波兰人的离开表达了惋惜。
该党驻巴伐利亚州的经济事务发言人奥斯卡・利普(OskarLipp)称:“在许多波兰人眼中,德国如今看起来像个失败国家。现在,勤劳的波兰人正回国,因为波兰还能维持约5%的年增长率。”
波兰经济成“回流磁石”由总理唐纳德・图斯克领导的波兰政府,也大力宣传这一趋势,将其视为波兰经济蓬勃发展、吸引侨民归国的标志——正如过去波兰曾吸引在英国的侨民回国一样。
如今,华沙技术工人的薪资与柏林已相差不大,而波兰首都的住房、食品及儿童保育成本仍显著更低。
2004年时,德国平均年薪约为3万欧元,波兰仅为6000欧元;到如今,德国平均年薪升至4.8万欧元,波兰则接近2.5万欧元,两国薪资差距已从5:1缩小至约2:1。
一位负责移民事务的波兰官员表示,侨民回流将有助于缓解波兰的劳动力短缺问题:“我们拥有欧盟最具活力的劳动力市场之一,近两年来,波兰一直是欧洲失业率最低的国家之一。”
即便在德国长大的波兰人,也常常被父母的祖国所吸引。在杜塞尔多夫长大的广告导演加布里埃尔・“萨格”・萨利加(Gabriel“Szage”Szalyga)说:“我从家乡、德国的波兰教堂、波兰的家人,以及我就读的波兰学校中了解波兰文化。
这种对祖国的归属感一直萦绕在我心头,而现在的波兰也不再让我觉得‘局限’——这就是为什么我如今在华沙和德国两地兼顾工作与创作。”
回流背后的复杂现实不过,实际情况比两国政客所宣称的更复杂。长期以来,波兰人与德国之间本就存在频繁的双向流动:自2004年以来,波兰对德国的净移民总数其实仅为27.6万。
而且,如今返回波兰的人数,实际上明显低于2010年代的水平。德国达姆施塔特德波研究所的安杰伊・卡鲁扎(AndrzejKaluza)指出,真正的变化在于“有兴趣移居德国的波兰人越来越少”。
“我能理解他们的想法,”卡鲁扎表示,“目前德国对波兰人的吸引力确实不大。现在的波兰人无需出国工作,波兰国内几乎没有失业问题。很多人会算一笔账:‘就算在德国能多赚一点,生活成本也更高,得不偿失。’”
发布于:河南省千茂配资,线上股指配资,鸿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