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几天,全球军事观察家的目光都聚焦在西太平洋。中国海军辽宁舰航母编队首次突破第二岛链,出现在日本最东端的南鸟岛附近海域。 日本防卫省发布消息,证实辽宁舰编队已航行至硫磺岛东南约400公里处,距离关岛仅1050公里。这是中国航母有史以来最深入太平洋的一次远航,标志着中国海军远洋作战能力迈上新台阶。但真正让外界震惊的,不是辽宁舰出现在哪,而是它曾经“消失”了整整一周。 5月30日,日本统合幕僚监部最后一次通报辽宁舰动向,称其在菲律宾以东海域向南航行。随后,整整7天,美日没有任何关于辽宁舰的公开情报。直到6月7日,辽宁舰突然现身南鸟岛西南300公里处,日本才匆忙派出“羽黑”号驱逐舰跟踪监视。这7天的空白期,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美日两国的侦察体系彻底失效,辽宁舰在太平洋上“隐身”了。 按照美日情报共享协议,日本海上自卫队负责第一岛链内的监视任务,美军则依托关岛、硫磺岛等基地监控更远的海域。如果日本没发现辽宁舰,美军理论上应该补位。但现实是,美军同样跟丢了。美国海军学院新闻此前每日更新辽宁舰动态,但在5月30日后,他们的报道也戛然而止。直到辽宁舰主动现身,美军才尴尬地承认,他们失去了对这支20万吨级航母编队的掌控。 这种“失踪”战术,恰恰是美军自己一直想实现的。冷战时期,美国海军推崇“神出鬼没”战略,让航母在远洋机动中避开对手侦察,再突然发起打击。二战期间,美军得到的一个重要作战经验就是,抢先发现对方航母的位置,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,所以“神出鬼没”战略是美国海军航母战术最核心的内容。
1981年,美军“北方魔法与剑”演习中,“艾森豪威尔”号航母成功骗过苏联侦察体系,让苏军误判其位置,最终完成模拟核打击。这一战例被美军奉为经典。但讽刺的是,40多年后,中国海军用同样的方式戏耍了美日。辽宁舰的这次行动,证明中国航母战术已相当成熟,远非外界猜测的“刚起步”那么简单。 这次行动还暴露了美军的另一个战略弱点。辽宁舰前出时,美军在关岛方向竟无航母可用。目前“尼米兹”号在菲律宾海活动,“华盛顿”号刚返回横须贺,整个西太美军处于兵力真空期,所谓的“第二岛链防线”形同虚设。 中国海军此次突破第二岛链,威慑力远超以往。辽宁舰不仅展示了远洋机动能力,还证明中国具备在关键海域实施“隐身突防”的战术素养。这种能力,是美军过去几十年垄断的。如今,中国海军用同样的方式告诉世界:西太平洋的规则,已经变了。
辽宁舰用实际行动证明,谁才是真正的“海上幽灵”,这是中国海军体系化作战能力的体现。从侦察、指挥到打击,中国已经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远洋作战体系。未来,这样的行动只会更多。美军如果还沉浸在“无敌航母”的幻想里,下一次耻辱性失败,可能就不只是跟丢目标那么简单了。
千茂配资,线上股指配资,鸿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